從象形文字到拼音文字,再到機器語言,在這跨越千年的時空里,人類的交流工具似乎越來越抽象。中文、英語和編程語言勾勒出我們這個時代中,最耳熟能詳的人際與人機連接工具。最終,未來即使我們不被植入翻譯芯片,英語的使用,也會像水電氣一樣成為大腦標配的基礎設施。在知識經濟與創新經濟的背景下,英語的作用不僅僅是工具與技能,更是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國際化的重要載體。
英文學習隨著國門的敞開,留學、商務和旅行需求的劇增,英語學習的熱度也高潮不斷。但每一次站在大時代變革的拐點之前,人們總是陷入固定性思維,一方面還在借助傳統的思維習慣和過去積累的經驗,殊不知苦心積累的經驗很快就要貶值成白菜的價格。一方面,對新時代所面臨的全新挑戰與風險,還處于后知后覺的狀態。
英語在時代的跨界連接中漸行漸遠了嗎?
世界越來越扁平化,學好英語的困惑卻也一直因時而異,因地而異。在封閉的時代里,在四線以下城市,很多人一輩子也沒見過外國人,廁所也不叫WC,上面只寫男女,沒有gentleman和lady的字樣,英語和我們好像沒啥關系。倒是當年民間普遍流傳著一種說法,學好英文,將來好當翻譯;如同念完MBA,就可以去工商局工作了。這就尷尬了,那么不想當翻譯的,就不要學英語嗎?
轉瞬間,當你還在驚嘆于自己的箭術刀法精湛時,冷兵器時代結束了;當你認為中美之間不過是利益博弈時,貿易戰已經轉向冷戰。不錯,二十年前,學好英語,是可以當翻譯的。因為那個時代,會英語人太少,另外,世界的知識存量也太少,少到會個hello, ok,也可以上陣翻譯。但是現在不一樣了,科技、經濟、文化、藝術、各個領域都在不斷發展演變。尤其是科技更是日新月異,你即使在今晚睡覺前,把世界上所有的英語單詞都背下來的,一覺醒來,美國那邊是白天,又冒出許多新的名詞,況且,谷歌翻譯軟件的功能似乎也愈發強大。
另外,知識的領域越分越細、對于專業領域知識的要求,勝過基礎英語表達能力。很多公司更需要一個本專業領域的人,哪怕他的英語能力不是那么強,但是他在專業領域是熟悉的,而他需要涉及的英語也就是專業領域那一部分,所以現在絕大多數的公司都不雇專職翻譯。這么說來,我們為什么還要學好英語呢?
英語可在速度致勝的世界里奪得先機
新時代下,專業知識的獲取方式已悄然改變,知識的更新頻率早已提速,英語的使用場景與內容也更加多樣與跨界,對英語能力的要求早已超越對翻譯功能的需求,信息獲取轉譯編碼工作的價值形式早已多元化。
在傳統時代,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是通過書籍、或者其他一些知識更加淵博的人,可是現代這個社會,生活是快節奏的,恐怕我們誰也沒有時間去完整的看完一本又一本的書籍,同時也沒有這個必要,因為一本書無論再怎么經典,也不可能字字對我們都有幫助,我們只是需要獲取有用的那部分就可以了,
同時,書對前沿知識的傳播性是延時的,從書的內容框架確定、寫作、修改、出版都需要大量的時間,按照我剛才的說法,揮手之間,這世界已經變了。所以書在傳播知識就有了局限性。我們需要即時、海量的獲取最新、最有價值的知識。
同時,我們要獲取的知識必須是世界范圍內先進的。眾所周知,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,和西方國家的差距日益縮小,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,大量核心技術與理念仍然掌握在西方手里。從這次中美芯片之爭的不利局面中,可以看出,我們還需隱忍、蓄勢待發,所以,更需要我們持續的,深入的向西方學習,了解核心技術,研究思維方式,探究文化歷史。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更應該學好英文的意義了。
有的朋友可能會反駁,我不會做飯,到現在也沒餓死,在家有外賣,出門有餐館,不一樣活得很好嗎?有人懂英語,給我翻譯不就可以了。對于這種觀點,不知道大家是否經常觀摩好萊塢的電影,我是深有體會,大部分譯制片與原版,我都看過。大家知道演技的一半都在臺詞功底上,只有原版才能深刻體會到劇情的精妙。而譯制片至少讓你丟掉一半感覺,如同嚼蠟,索然無味。如果連看電影都是如此,那么在學習和檢索資料時,就更是如此了。再好的翻譯,也不太可能完整的傳遞原文的深意,只有親自閱讀原文,才可能領會原著作者的思想精華。
英語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公民名片
那么,學好英文僅有這種作用嗎?其實遠不止于此。它還是我們的一張國際化名片,一張世界公民的名片。 雷軍把小米手機做的紅紅火火,不過讓他成為網紅的竟然不是他的事業,而且他一次參加的印度新品展示的發布會。不知道雷布斯工作過于繁忙還是對于自己過于自信,臺上介紹時,竟然沒用翻譯,英文立刻捉襟見肘,不僅承包了廣大網友米粉們一年的笑點,而且還被編成了Rap,傳到網上廣為流傳。
問題來了,除非你有雷軍的本事,你可以英語不好,仍然事業有成。但是反過來說,就算你有雷大佬的本事,不照樣當眾出丑、貽笑大方嗎?那么,有的朋友可能會問,我學好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不出丑吧?當然不是,這里我就想提另一位企業家--馬云老師。
馬云的英語當然是如行云流水般流暢,但以前我一直有個疑問,那就是,他完全可以在重大的國家會議上請個翻譯,要知道,英語再好,可那畢竟不是母語,說起話來也是要分心的,難道馬云如此的節儉,連請個翻譯的錢都要省?當然不是。流利精準的英語是他的國際化名片,他在告訴全世界的商業精英和領袖們,我和大家的交流是全方位、零距離、零障礙的。
當然,大家可以說,雷軍去了, 也可以請個翻譯啊,花不了幾個錢。那么問題來了,如果現在有這么一個國際財團,想投資或者尋求合作伙伴,在同等的條件下,找馬云還是雷軍合作呢?肯定是馬云。因為在他們看來,馬云更容易交流,更懂他們,國際化思維更強。而國際視野強的人普遍具有高格局、大見識和長遠眼光。 單純從技術層面來講,馬云可能懂得不多,遠沒有雷軍這種工程師出身的人強,這一點,就連馬云自己也承認,他不懂技術。但是,人們在實際中,往往更看重包裝。
不錯,學好英語就是可以強化一個人的國際化形象,讓他獲得更多的機會。如果風云人物況且如此,我們每個普通人何嘗更不是這樣呢?誰能預料,不會有一個更好的機會,在下一秒等著我們?所以永遠都不要給自己設限,永遠都要將自己置于全球化這個大格局之中。換句話說,你不一定想、也不一定能做大事,但是一定要積極為夢想與希望準備著。
最后,我想對年輕朋友說,精通一門實用的技術,就有可能獲取勝任職場的敲門磚;但學好英語,具備創新思維,你就可以像Jack Ma一樣,在世界范圍內張開雙臂,幫助你去理解與解決世界性的問題。
【報名信息】
免費電話:400-600-2935
聯系人:歐陽老師 手機:17310788597 微信:Anne8597
江老師 手機:18017921033 微信:jiangyue2046
來源: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:http://www.sertep.com/szmg/201036.html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電子郵箱:jiangyue2012@qq.com